• 首頁
  • 簡介
  • 作品
  • 展覽
  • 報導
  • 部落格
  • 聯絡
Menu

江心靜 當代藝術 CHIANG HSIN-CHING  Contemporary Art

Taichung, TAIWAN.
  • 首頁
  • 簡介
  • 作品
  • 展覽
  • 報導
  • 部落格
  • 聯絡

Blog部落格

家庭療癒之三:時間中等待玫瑰

November 21, 2022

謝謝你在時間的縫隙捎來魚雁,雙手接住,小心翼翼打開。

把傷口變成玫瑰

你說,我把傷口變成玫瑰,讓我想到「時間中等待玫瑰」,原意是透過投資賺得時間複利,但在無可救藥的詩心中,卻轉化成一個永恆的象徵。蘇東坡說「人生識字憂患始」,我只要翻開書頁就渾然忘我,超乎常人的專注力,讓我從小活在平行時空,就像雙語環境,敏銳的感受和豐富的記憶互相加乘,累積了滿滿的感知經驗,口拙,說不出來,在小學就知道,這輩子只想做一件事,寫作,相信有一天在文學花園會長出獨一無二的玫瑰,這份相信,支持我在荊棘滿布的路上,赤足前行。

你看了《飛行的姿態》說「很感動,自我覺察而破繭而出」,稱讚我有文字駕馭能力,表達的非常好,其實,那文字是新的,以前很努力,字字斟酌,卻像被捆綁,無法讓文字自由,學生時代,寫完一篇文章要生病一個月,開始出書,交稿最後一個星期往往不眠不休,交給編輯台還在大幅修改,有一次,還被總編輯趕出來。

從身體湧出來的文字

這段時間的對話,療癒了隱忍在潛意識深處的原生家庭創傷,媽媽的魔咒解除。第一次感覺到,文字與我合而為一,寫字時毫不費力,自然而然從我的身體,從我的心裡面湧出來,覺得很自由,這是從來沒有過的經驗。

你說,你以前透過寫很多字和說很多話來表達,現在,沒有特別的意識,自然流露,不需要寫作和畫畫,就達到大圓滿的境界,人生越來越自在,你希望有一天我也會到達這樣的狀態。

目前沒有辦法想像,一直覺得文字是我來到這個世界的使命,就像一朵玫瑰來到這個世界就是要開花,有沒有人看到,無所謂,可是它開過,使命就完成。以前很痛苦,文字卡住,沒辦法自然綻放,認為自己不夠努力,拼命看書拼命學習,愈緊繃愈寫不出來⋯⋯現在,好不容易來到心無罣礙的階段,想好好珍惜當下。

因藝術結緣,你的傾聽與對話,卻讓我回到文學的懷抱,這八年拼命看藝術和哲學專書,彌補非科班理論的不足,最近回頭看文學的書,啊,就像回到久違的故鄉,文學語言建構的世界是永恆的心靈家園,用母語說話,而不是如同外國語的視覺語言,輕鬆自在。

整合文學與藝術

你聽了以後說,我的文字不只有生命,還有靈魂;而我的畫作壯闊無邊際,直觀,可以感受到細膩的情緒,讓人變得更溫柔,各有特點。

你我好像有某種奇妙的連結,最近剛好走到這個點,與媽媽和解以後,我兩個分裂的部分,開始整合在一起了。

最近到花蓮拜訪老朋友,好幾年沒見了,他提醒我,文字的力量非常強大,可以讓大家清楚明白很多事,我以前用一般人容易接受的旅行故事,推廣全球關懷、環保理念和人和人之間的善意等觀念,叫好又叫座。

他說,我認真畫畫,但一般人如果沒有受過訓練,難以理解。

〈為你奉茶〉裝置提供茶席體驗「看不見的茶湯,看得見的心意」

策展介入社會實踐

我說今年的目標是以策展介入社會實踐,讓作品走出美術館,特地到雲林故事館和竹青庭人文空間辦展,前者是日式古蹟,後者是地方創生餐廳,都在鄉下,我做了一個裝置,紀念我的阿媽,她對我非常好,可惜在我十四歲就過世了,沒辦法回報她,我佈置一個茶席,茶器都是親手繪的青花瓷,為阿媽奉茶,分享美好的生活。

布展盡量利用空間,讓整個空間變成展覽的一部分,達到非常好的效果,體驗茶席的人,透過儀式碰觸到自己生命的深刻記憶,與生命中重要的人對話,這些觀眾平常沒有機會接觸藝術,逛古蹟或吃飯無意中走入展間,往往有強烈的感受,記得有個瑜伽老師走到餐廳角落,發現是展覽,整場佈置可以讓人靜下心來,他慢慢看,最後在茶席前坐下,望向窗外,全身起雞皮疙瘩。

我也當場用台語念寫給阿嬤的信,文本與藝術結合,老友聽了以後,直說這可以連結生命教育,又可以連結茶道,有很多可能性。

以美供養天地

怎麼說呢?這是一個過程吧,上天賦予我對文字敏感的天份,又讓我轉到藝術,一開始遇到太多阻力,我的性格叛逆,毅然決然拋開原來在文學十多年累積的基礎,趴在地上從頭學起,感謝恩師們無私指導,才能站穩腳步。現在,盡量把文學藝術與生命經歷結合,與不同的人分享,以美供養天地,迴向給有緣人。

你又說,小樹擁有千年蓮花的種子,只要澆水,就會開花,他的生命力有宇宙加持,不斷去蕪存菁。

跨界說起來容易,要專業很難,我瘋狂工作,把在文學進展有限的創作激情宣洩在藝術上。第一年,白天寫作,晚上畫畫,常常不睡覺,畫一整夜,當然,身體就垮了,除了到處看醫生以外,學靜坐調心。到了第四年,暫時放下寫作,專心作畫,工作時間從凌晨五點到晚上十點才休息,都是處於高度緊張的創作狀態,尤其第五年到上海視覺進修,同時考上杭州的中國美院,兩地跑,上海難得下雪,我在畫室連往窗外看一眼的餘裕都沒有,全心投入創作,在我狂奔過程中,全力陪跑,掃除障礙的人就是小樹,可以說,我猛踩油門,在翻車前,都是他踩煞車,才能一關過一關。

小樹曾經在十多年前做過前世催眠,他有一世是在尼泊爾的修行洞,而我,則是他的上師,小樹的媽媽聽了以後,點點頭說有道理,這麼多年都是小樹在煮飯打掃。

女兒的焦慮

最近看美國心理學家羅洛・梅在《創造的勇氣》書中說,一個人對焦慮的傾向,與他被母親排斥的程度成正比,這是心理學普遍被接受的假設,但他的臨床研究卻發現,來自無產階級的子女不同,受到母親排斥,子女毫不在意,上街尋找同伴,這種處境不需要藉口,他們認識自己的世界,不論好壞,從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和位置。

中產階級的年輕女子在家庭中卻總是受騙,母親裝著愛她們,卻又排斥她們,這才是焦慮的源頭,焦慮來自「沒有辦法認識你所處的世界,沒有辦法在自己的生命中找到方向與位置。」

不知道是幻覺還是真實,我記得「媽坐在台中中山公園的鐵椅上,心情很不好,對自己的生活很不滿意,那時,我在媽媽的肚子裡,清楚感受到她的情緒。」

「你爸爸很不負責任,如果不是為了你,我早就離開這個家了。」她常指著我罵,我低頭,背負長女的原罪,盡可能彌補她,以為總有一天,可以用愛填滿情緒黑洞。

我十九歲就逃離語言暴力的家庭,卻長期受施虐者騷擾,直到去年母親去世以後才解除精神壓力。

受扭曲的原生家庭關係影響,我對朋友都是一廂情願付出,接近討好,不懂得設想對方的感受,可能給人帶來壓力,如果對方有一點反應,我會放大到不合理的程度,渴求母愛不可得的依賴心理,這種不平衡的關係,等到某一天,我累了,放棄付出就中止了,如果對方企圖挽回,我避之唯恐不及,自覺盡心盡力,對方不領情,我反而輕鬆。

這種經驗多了,自然退縮,深信我不會處理人際關係,又是天生的創作者需要獨處,與小樹之間形成分工,我處理對內的事,工作室對外一概由他負責,他在複雜的家庭長大,親生母親就像是《華燈初上》的Rose媽媽,他有複雜的頭腦,可以避開麻煩,而生命初遇的養母充滿愛心,讓他保持單純的心,與朋友真心相待,我和小樹之間,則是革命情誼,生死以之。

晚開的玫瑰

對話過程,我不斷表達感謝,你卻說重要的是我自己的覺醒,時候到了,你只是順水推舟。

你說,你我都是能在爛泥裡開出花的人,我們的生命本身就是藝術,將過去的失意、壓抑和掙扎,轉化為一個個成長機會,不斷獲取蓬勃的生命力,或許,很難改變人生中的不如意,重要的是我們沒有逃避,相反,一直努力分解、克服,創造積極的能量,走出來。我現在體會到的「輕鬆」狀態,就是一個不斷接納的過程,接納中反覆咀嚼自己的價值觀,不斷打開自己,在逐漸打開的過程,產生勇氣和希望,還能愛,愛他人,愛這個世界,想要去擁抱這個世界。

從小想當作家,到了知天命之年,發現自己依然幼稚,依然害羞,這朵晚開的玫瑰,用淚水澆灌,獨一無二,在風中顫抖⋯⋯

In 半山抱雲 Tags 藝術家自剖, 原生家庭創傷, 和解, 心靜筆記
← 家庭療癒之四:心靈對話的配樂響起家庭療癒之二:飛行的姿態 →
  • 半山抱雲 21
    • Sep 22, 2024 從王維到當代藝術的詩畫探索
    • Aug 9, 2024 文字的潮水,山林的靜謐潮汐
    • Aug 5, 2024 晨曦中的靜思:山巔上的光影日記
    • May 4, 2024 半山抱雲 | 二十四小時賞梅茶席
    • Mar 9, 2024 半山抱雲 | 慢活的美好:種花日的意外驚喜
    • Dec 8, 2023 半山抱雲 | 穀雨,與藍腹鷴相遇:自然與藝術交織的奇妙時刻
    • Jul 21, 2023 米蘭昆德拉的召喚:追尋創作自由
    • Mar 9, 2023 半山抱雲 | 住在風景裡,心如萬馬奔騰
    • Mar 8, 2023 讓天賦自由之二:古厝聽三百年大提琴
    • Dec 20, 2022 讓天賦自由之一:掙脫對文字的執著
    • Dec 20, 2022 家庭療癒之五: 重新與身體對話
    • Dec 2, 2022 家庭療癒之四:心靈對話的配樂響起
    • Nov 21, 2022 家庭療癒之三:時間中等待玫瑰
    • Nov 10, 2022 家庭療癒之二:飛行的姿態
    • Oct 29, 2022 家庭療癒之一:命定
    • Oct 9, 2022 半山抱雲 | 前言 | 平行宇宙的風
    • Oct 4, 2022 2003《候鳥返鄉》| 聽見靈魂的聲音
    • Jul 24, 2022 半山抱雲 | 結廬山水夢
    • Jul 20, 2022 半山抱雲 | 結廬山水追夢日本秘境
    • Jul 20, 2022 半山抱雲 | 結廬山水緣起澳洲
    • Jul 19, 2022 半山抱雲 | 曉風殘月咖啡
  • 媒體藝評 21
    • Oct 18, 2025 流光紫韻|江心靜 × Audi 藝術跨界展
    • Sep 3, 2025 【人間福報】一朵雲的行進-2025 江心靜京都京瓷美術館首展
    • Mar 13, 2025 飽遊臥看悟新意|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名譽教授 袁金塔
    • Mar 13, 2025 為《一朵雲的行進》寄語|東京藝術大學名譽教授 坂口寛敏
    • Feb 28, 2025 生命之雲|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博士候選人 沈洁
    • Feb 22, 2025 「城市夢想家2025」首爾開幕|江心靜以藝術跨越國界
    • Dec 20, 2024 江心靜獲頒台中女中105週年傑出校友並捐贈畫作
    • Oct 30, 2024 江心靜〈隱形的山林〉invisible Forest 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 公共典藏
    • Sep 6, 2024 順勢而上 │ 畫作被收入國小教科書
    • Oct 10, 2023 【聯合報】「琅琅悅讀 藝開罐」另類賞月提案!台灣跨界藝術家江心靜12幅月亮創作一次排開
    • Oct 6, 2023 入畫-問江心靜▕ 藝術家・ 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榮譽教授 洪根深
    • Sep 20, 2023 書寫內在的自己 ▕ 台灣女性藝術協會 王玉齡 理事長
    • Sep 18, 2023 象外之境-談江心靜當代水墨創作▕ 蔡文汀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 專任助理教授
    • Sep 11, 2023 變與不變-談江心靜的藝術創作思維▕ 謝其昌 策展人 · 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系教授兼主任暨所長
    • Apr 23, 2022 溪聲山色 饗應不盡——關於心靜的微言絮語 | 作家‧出版人 吳繼文
    • Apr 14, 2022 記憶維度-從文學到藝術 | 江心靜 直播
    • Apr 3, 2022 「先求異,再求好」的教學實踐 | 當代水墨之父 劉國松
    • Apr 3, 2022 捨。得—江心靜水墨藝術中的文學內蘊 | 台師大 莊連東教授
    • Apr 3, 2022 TEDxNCHU 講座 | 龜兔賽跑 – 江心靜從旅行文學到藝術創作
    • Apr 3, 2022 如魚得水喜樂人生 | 抱雲齋共同創辦人 林存青
    • Apr 3, 2022 東方意識流淌的詩意美學 | 策展人・藝術家 青木
  • 道隱系列 15
    • Oct 14, 2024 颱風逼近,五葉松林圖生成
    • Mar 24, 2024 京都茶時間 | 台灣藝術家江心靜的茶道詩意
    • Feb 9, 2024 半山抱雲 | 山澗松峰-東勢山居小記
    • Nov 9, 2023 〈風中蘆葦〉和〈風吹芒花〉的靈性探索與人文價值
    • Oct 29, 2023 〈虹是最美的顏色〉詩畫追尋生命中的美好與願望
    • Aug 23, 2023 《飛焰萬重山》日式六曲金箔屏風
    • Aug 17, 2023 《夜懸明鏡青天上》李白詩意與現代流動社會的對話
    • Aug 18, 2022 花漾年華 | 現代水墨創作展 | 2016
    • Jul 28, 2022 結廬山水-江心靜創作展
    • Jul 24, 2022 雲飛│黑白的力量,第一張畫
    • Apr 30, 2022 歲月如金│ 四季山水詩畫-抱雲齋山居周年詠懷
    • Apr 29, 2022 寒山林遠 | 四月桐花落-抱雲齋山居兩周年紀事
    • Dec 15, 2021 石上流泉 | 詩音樂到水墨
    • Mar 4, 2018 春的呢喃 | 美,念念不舍
    • Jan 24, 2018 戲墨 | 水墨留白美學
  • 海洋心象系列 14
    • Oct 10, 2025 遇見心靜藍|江心靜 2025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展出作品
    • Aug 30, 2025 《海洋心象系列-洄游》是一場與萬物同在的對話
    • Jun 6, 2024 【2024威尼斯雙年展衛星展】台灣藝術家江心靜的《卿卿我心》:穿透邊界的誘惑
    • Jun 6, 2024 遇見你是一首藍色的詩
    • Mar 9, 2024 自由之旅:30年再訪東京都美術館,台灣藝術家的感悟
    • Sep 1, 2022 聽見江心靜 | 當代水墨創作展 | 2017
    • Aug 14, 2022 如魚得水 | 現代水墨創作展 | 2014
    • Aug 2, 2022 藍色空間 | 大象〈水墨樣態〉首展 | 2023
    • Apr 28, 2022 順勢而上 | 殺手級的海洋智慧
    • Apr 7, 2022 全世界的海,呼喚我
    • Apr 2, 2022 澳洲沙漠的中心,聽見潮聲
    • Mar 30, 2022 頂著海風踩踏的癡狂
    • Mar 7, 2022 那段翻轉生命的海洋靈性之旅
    • Mar 17, 2017 海洋洗禮
  • 思網系列 13
    • Mar 24, 2025 《思網系列—昨日之島》與京都的共鳴
    • Mar 15, 2025 一朵雲的行進-2025 江心靜京都京瓷美術館首展I名家推薦
    • Jul 13, 2024 2024 藝術家江心靜 失聲畫眉之歌|裝置藝術 The Song of THE SILENT THRUSH
    • Jun 27, 2024 【怎麼做裝置藝術?我的經驗是讀再多理論都不如從做中學!江心靜水墨裝置實例分析】
    • Feb 5, 2024 江心靜 |雲溪演算 跨域創作
    • Sep 15, 2023 類・山水——江心靜創作展
    • Aug 11, 2023 從類山水到雲溪演算-讓天賦自由的十年旅程
    • Apr 15, 2023 記憶維度 — 2021 江心靜當代水墨創作展
    • Jul 25, 2022 雲宇宙-江心靜概念展 | 為你奉茶 竹影清風
    • May 17, 2022 雲宇宙-江心靜概念展 | 藝術家導覽 | 錄像裝置體驗
    • Apr 13, 2022 2022 藝術家江心靜 | 為你奉茶 | 水墨裝置 Serving Tea to You
    • Apr 3, 2022 記憶維度 | 榮獲 2022 臺灣美術新貌獎
    • Dec 15, 2021 時間悖論 | 人面桃花的時間軸
  • 藝文報導 8
    • Jun 2, 2023 小森林|林存青的攝影首展|2023
    • Apr 15, 2023 藝術交流:德國白瓷創辦人訪問抱雲齋
    • May 18, 2022 莊連東的跨域與移動
    • Apr 5, 2022 靈光與漫遊者-程代勒的都市山水
    • Aug 30, 2019 科學與藝術的奇妙共振-劉國松入選美國文理院士
    • Aug 24, 2019 劉國松巨作「源」的首展
    • Mar 8, 2018 劉國松的水墨革命
    • Apr 13, 2017 台法藝術交流 | 霧峰林家-法國南部
  • 環球筆記 4
    • Jun 17, 2022 旅人手札│川端康成的眼睛
    • Feb 14, 2022 愛是巨人梯
    • Feb 13, 2022 永恆的追尋
    • Mar 17, 2020 青藏雙騎行 | 雪域花開之後
  • 歧跡系列 1
    • Aug 22, 2023 持珠觀音的千年風華,以詩,以書畫歌詠。
Featured
流光紫韻|江心靜 × Audi 藝術跨界展
Oct 18, 2025
流光紫韻|江心靜 × Audi 藝術跨界展
Oct 18, 2025
Oct 18, 2025
遇見心靜藍|江心靜 2025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展出作品
Oct 10, 2025
遇見心靜藍|江心靜 2025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展出作品
Oct 10, 2025
Oct 10, 2025
【人間福報】一朵雲的行進-2025 江心靜京都京瓷美術館首展
Sep 3, 2025
【人間福報】一朵雲的行進-2025 江心靜京都京瓷美術館首展
Sep 3, 2025
Sep 3, 2025
《海洋心象系列-洄游》是一場與萬物同在的對話
Aug 30, 2025
《海洋心象系列-洄游》是一場與萬物同在的對話
Aug 30, 2025
Aug 30, 2025
《思網系列—昨日之島》與京都的共鳴
Mar 24, 2025
《思網系列—昨日之島》與京都的共鳴
Mar 24, 2025
Mar 24, 2025
一朵雲的行進-2025 江心靜京都京瓷美術館首展I名家推薦
Mar 15, 2025
一朵雲的行進-2025 江心靜京都京瓷美術館首展I名家推薦
Mar 15, 2025
Mar 15, 2025
飽遊臥看悟新意|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名譽教授 袁金塔
Mar 13, 2025
飽遊臥看悟新意|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名譽教授 袁金塔
Mar 13, 2025
Mar 13, 2025
為《一朵雲的行進》寄語|東京藝術大學名譽教授 坂口寛敏
Mar 13, 2025
為《一朵雲的行進》寄語|東京藝術大學名譽教授 坂口寛敏
Mar 13, 2025
Mar 13, 2025
生命之雲|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博士候選人 沈洁
Feb 28, 2025
生命之雲|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博士候選人 沈洁
Feb 28, 2025
Feb 28, 2025
「城市夢想家2025」首爾開幕|江心靜以藝術跨越國界
Feb 22, 2025
「城市夢想家2025」首爾開幕|江心靜以藝術跨越國界
Feb 22, 2025
Feb 22, 2025

Powered by Squarespace